懷孕中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變差,促黃體生成素也會讓腸胃蠕動不佳,變得很容易便秘。但並不是所有的孕婦都會便秘,有些孕婦也會發生腹瀉。便秘或腹瀉都會影響痔瘡,所以基本上調整排便狀態很重要。首先必須充分攝取膳食纖維。但孕婦因為子宮對胃的壓迫,以及體重控制的因素,可能會沒辦法正常進食,這時候就可能會使用藥物。
除了飲食之外就是不能忍耐便意。如果忍耐便意糞便就會變硬,理想狀況是一感覺到便意就立刻去廁所。但排便時間必須控制在三分鐘以內。如果感覺大不乾淨,也不用勉強大出來,不要理會殘留在腸道的糞便。可以利用免痔馬桶來確實保持臀部清潔。再來就是要盡量溫暖臀部。
懷孕中使用市售痔瘡藥,外用藥通常沒有問題,如果不放心可以先詢問藥師。還有必須遵守用法用量來使用。但自行使用成藥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選擇符合自己症狀的產品。有很多人會搞錯要使用的劑型,有些人會說「以前用過有效」,但只是剛好有效。如果用了成藥但沒有改善,可能是使用方式錯誤,最好去看專科醫師。
對胎兒的影響方面,痔瘡藥膏是沒有問題的。內服藥則可能會造成影響,最好請醫師處方。哺乳中要注意的重點跟懷孕幾乎相同。但現在的說法是可以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藥等,可以使用的內服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建議先諮詢醫師,就能放心使用適當的藥品。
因為專為分辨便秘種類所做的檢查健保不會給付,而且必須在專門的醫療院所才能檢查,所以很難明確判定便秘的原因。但只要把症狀告訴醫師,大部分的診療科都能開治療便秘的藥物,所以可以先諮詢家庭醫師,觀察狀況。如果可能是器質性便秘,例如腸道疾病,就要去找專科醫師,但如果是功能性便秘可以先找附近的醫師諮詢,如果沒有改善再去看專科醫師。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服用的藥物有造成便秘的副作用,例如感冒藥、止咳劑、用來治療花粉症的抗組織胺等等。另外年紀越大需要服用的藥物會越多,最好先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便秘。
治療方面主要是利用藥物保守治療,基本上使用軟便劑一類的非刺激性藥物。刺激性瀉藥是緊急措施,最好避免長期使用。現在也多了許多中藥成分的瀉藥,但部分含有刺激性成分,需要注意。也可以利用比菲德氏菌來調整腸道環境。另外就是要對症下藥。如果是糞便到了肛門口,但排不出來,口服藥的效果就很有限,要使用栓劑和灌腸。如果沒辦法自行判斷,可以向內科、腸胃科、肛門科諮詢,請醫師開藥。
便秘引發痔瘡的機率沒有明確的數據。雖然便秘時間跟痔瘡的關係無法一概而論,但有痔瘡病人大多長期為便秘所苦的印象。就醫方面,排便時只要出現出血、脫垂、疼痛症狀,就要去看肛門科。尤其是出血時,一定要考慮大腸疾病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就醫。近年越來越多病人會去做糞便潛血檢查,如果超過50歲,最好也要去做大腸鏡檢查。即使沒有任何症狀,還是可以去做一次檢查。
對痔瘡病人,治療便秘的方式還是和一般的便秘一樣。但如果病人感到疼痛,除了軟便劑之外,還會開止痛藥。尤其是有些肛裂(裂痔)病人會陷入糞便乾硬造成疼痛不想排便,很花時間,忍耐便意,阻塞腸道排便困難的惡性循環。對這類病人就必須先利用軟便劑和瀉藥以及止痛藥來降低病人對排便的恐懼。
孕婦治療便秘基本上要先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和水分改善飲食習慣,不只可以改善便秘,還能對健康帶來好的影響。尤其懷孕期間更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懷孕中因為許多原因,無可避免的容易造成便秘。就算2~3天才排一次便,只要自己感覺排便順暢就沒有問題,不需要過度擔心。
若要使用藥物,只要是婦產科醫師開的藥物都可以放心使用。成藥只要經過醫師許可也沒有問題,但有些成分可能會促進陣痛,所以最好還是使用婦產科醫師開的藥品。懷孕之前就開始持續服用的藥物最好也向醫師確認過。這樣才能安心服用。大部分藥品的說明書上都會寫懷孕中使用請經過醫師許可,所以很多人會擔心,但大部分外用藥如藥膏或栓劑都可以放心使用。但懷孕期間用藥萬一發生問題就會後悔終身。只要稍有疑慮,最好就要向醫師諮詢,不可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