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醫生怎麼說
「癌症與痔瘡的關係」

聽聽醫生怎麼說「癌症與痔瘡的關係」

首先必須排除癌症的風險

肛門出血時必須先考慮癌症的可能性,但痔瘡跟癌症的治療方式完全不一樣。如果是癌症,就必須立刻集中治療。如果因出血來看診的病人可能罹患癌症,時間排程允許的狀況下,醫師會在當天進行內視鏡檢查,確認是否有大腸病變。有時病人也會因為害怕大腸癌的潛在心理,而期待醫師診斷是痔瘡。不要輕易地判斷是肛門疾病,而是先考慮癌症的風險,再一一排除,就是我們醫師的責任。

岡崎外科消化器肛門診所 院長 岡崎啟介 醫師

岡崎啟介 醫師
觀看岡崎啟介 醫師的文章

出現反覆出血及糞便異常應立即就醫

病人來求診最常見的原因是「出血」,而最不可以做的就是已經多次反覆出血,卻自行判斷是痔瘡而置之不理。因為出血也有可能是「大腸癌」所引起。甚至有病人已經持續出血超過一年卻仍然置之不理,非常危險。另外糞便形狀和往常比較若出現變化時也要注意。如果糞便變細、或一直大軟便等,也是大腸癌的警訊。大腸癌也可能引起便秘,所以不可以認為只是便秘就過度放心,感覺有異狀的時候應立即就醫。痔瘡可以治癒,但大腸癌如果不在早期發現就很難痊癒了。

札幌石山醫院 理事長 石山元太郎 醫師

石山元太郎 醫師
觀看石山元太郎 醫師的文章

肛門周圍血液循環佳,容易有癌症轉移

因出血及疼痛來求診的病人之中,最怕出現癌症。消化道底端的肛道有十分發達的感覺神經,能感受到極微小的痛覺。相反的,在腸道和肛門交界處內側沒有痛覺神經,所以不會感到疼痛,就算長了痔核(痔瘡)可能也不會發現。直腸和肛門周圍血液循環良好,甚至被稱為「第二個心臟」,如果在這個地方出現癌症,就算腫瘤很小,癌細胞也會被血液及淋巴帶到腦部、肺部及周圍的淋巴結。所以當求診病人說「臀部會痛」的時候,我都會在診察時考慮是否有癌症的可能。請事先記住「痔瘡有得醫,癌症要人命」。
除了癌症之外,也可能是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等大腸疾病,發現出血時建議就醫。

鮫島醫院 院長 鮫島隆志 醫師

鮫島隆志 醫師
觀看鮫島隆志 醫師的文章

早期大腸癌可用內視鏡切除

肛門流血、疼痛都是最好立即就醫的症狀。我們院內在術前幫痔瘡手術的病人照大腸鏡時,有大約13%的病人會發現息肉。佔超過一成。另外有0.4%的病人會發現癌症,機率是1000人中有4個人會發現癌症。從這些統計看來,出現症狀時最好不要自行判斷是痔瘡,還是要就醫檢查。雖然早期大腸癌可以利用內視鏡切除,但如果拖延導致癌症惡化,就必須進行開腹手術,所以即早發現是很重要的。另外若病人的直腸裡有癌細胞,手指進入就會立刻知道,所以用手指進入檢查(指診)非常重要。

松田醫院 院長 松田聰 醫師

松田聰 醫師
觀看松田聰 醫師的文章
本文監修醫師
岡崎 啟介醫師
石山 元太郎醫師
鮫島 隆志醫師
松田 聰醫師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