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困難?容易便秘的生活習慣和改善慢性便秘的方法

排便困難?容易便秘的生活習慣和改善慢性便秘的方法

「大不出來!」若是慢性便秘可能需要治療 1, 2)

一般將「慢性便秘」簡單定義成「排便次數明顯減少,且/或排便困難」。每週排便不超過 3 次的人,經常會為腹部膨脹感、糞便過硬造成排便困難而煩惱,其中每排便4次有1次以上感覺排便困難或有殘便感的人,因為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所以有許多人會尋求治療。

【參考資料】
1) 中島 淳: 日本內科醫學會雜誌, 105: 429, 2016.
2) Lacy, B.E.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50: 1393, 2016.

究竟是排便次數減少,還是排便困難?1)

慢性便秘可以根據症狀分類成「排便次數減少型」和「排便困難型」。「排便次數減少型」的便秘是由於排便次數和排便分量減少,結腸內囤積過量的糞便所引起。會出現腹部膨脹感(腹脹)和腹痛等症狀。「排便困難型」的便秘是由於排便時無法順暢排出直腸內的糞便所引起。除了會感到排便困難,還會因為排便不完全產生殘便感。

「便秘」的診斷標準

不造成身體負擔就能改善慢性便秘的方式1-4)

1) 改善生活習慣

有研究報告指出改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改善慢性便秘。能避免便秘的生活習慣包含:①注意在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➁攝取如優酪乳等的發酵食品和營養食品、➂多喝水、④適當運動、➄按摩腹部(腹壁)等。

除了生活習慣之外,排便姿勢也很重要。使用蹲式馬桶時就算不注意排便姿勢,也會自動蹲成適合排便的姿勢,但使用坐式馬桶時,像羅丹的「沉思者」那樣向前傾,才是最適合排便的姿勢。

2) 藥物治療

使用藥物治療慢性便秘的目標是讓糞便形狀正常並促進排便,服用的藥物應選擇不會造成依賴性的緩瀉劑。刺激性瀉藥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使用,盡可能將使用次數降到最小,並注意避免因連續使用或濫用造成依賴性。

【參考資料】
1)日本消化器醫學會關係研究會 慢性便秘診斷、治療研究會: 慢性便秘診療指南 2017: 2017.
2)中川 義仁 等: 月刊藥事, 59: 2215, 2017.
3)富田 壽彥 等: 月刊藥事, 59: 2219, 2017.
4)Bharucha, A.E.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44: 218, 2013.

回到頁首